日志样式

“风水师”合成作战?如何通过手相、面相、声

 


 
看手相就能找到“恋童癖”、听声音就能绘出精准画像、看面相就可判断和预测是犯罪……这些神操作,究竟是人体生物学的巨大突破,还是AI学术界的屠龙术?欢迎走进今天的LBS八卦节目……
 

01

恋童癖无处可藏了!科学家看手就能找到人!

 

 

在儿童被性侵的照片或视频中,犯罪嫌疑人经常隐藏在幕后,只有他们的手可见,这对全世界各地的警察来说,想以此查出嫌疑人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但据英国BBC新闻报道,苏格兰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解剖和法医人类学系的布莱克教授(Professor Sue Black)通过研究每个人的独特手特征,设计出了一种辨别罪犯的方法。

 
根据布莱克教授的说法:“遗传因素会决定你的手相”,“我们可以看看细节......你的右手和左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
 

布莱克教授最先看的是静脉纹。她解释说,当人的个体还是子宫里的胎儿时,这是随机产生的,因此它们是一次性的,没有两组静脉结构是相同的,即使在同卵双胞胎中也是如此。事实上,即使一个人的左右手也会有不同的静脉纹。

 

苏格兰邓迪大学解剖和法医人类学系的布莱克教授(Professor Sue Black)通过研究每个人的独特手特征,设计出了一种辨别罪犯的方法

 
例如胎记、痣和雀斑这些色素沉积的区域也可以弥补布莱克所谓的"个人条形码"。
 
伤疤提供了额外的宝贵线索。根据布莱克教授的说法,非手术疤痕特别有价值,因为这些疤痕形状和大小不规则,位置可变,并且因为疤痕愈合的方式不同,它们在皮肤上有各自不同的着色或纹理。例如指纹特征。
 
  • 英国警方分析照片中的指纹,成功抓到毒贩

  • 德国:利用手机数字指纹追踪定位罪犯

  • 你究竟和谁是朋友?Facebook 说,答案在手机镜头的划痕里

  • 羞答答的东西,为什么会跟着你?说说“浏览器指纹”追踪那些事

 
皮肤在指关节上形成的特殊折痕图案是另一种独特的形态学特征。他们每个手指都不一样,没有两个人完全相似。

布莱克教授提出的“手部五大特征法”,用来恋童癖嫌疑人双手,具体为:
 
  • 1 静脉纹路

  • 2 雀斑和色素沉积区域

  • 3 疤痕

  • 4 指关节皮肤处的褶皱

  • 5 半月牙(指甲根部的半月形白色斑块)

 
其实,这不止用于恋童癖,任何不法行为都可以通过“手相”来追踪。虽说地球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但这“手海茫茫”如何寻找比对呢?可是否需要一个国民手相数据库支撑先?

 

 

02

人工智能只听声音6秒,就能描绘你的长相!

 
如果上个点子还有点谱的话,那么这个就稍微有些天马行空了。
 
麻省理工学院所打造出一个名为Speech2Face的神经网络模型,据说通过海量的训练和学习,已经能够实现对输入的语音进行分析,预测出相关的脸部特征并解码产生图像。
 
就是:听声音,画人像。
 
据说在测试当中,仅用了6秒,就能依靠着声音还原了人脸,“效果令人满意”。
 
他们宣称,已经可以轻易识别出性别、人种、年龄,甚至是脸部特征,例如:鼻子结构、嘴唇厚度与形状、咬合等情况,也可以猜出大概的脸部骨架。而且输入的时间越长,画像就越逼真。
 
真的吗?我好想让这名小哥来测试下:
 
 
  • 公安声纹数据库建设势在必行

  • 灵魂画手!目击证人手绘嫌犯画像遭群嘲 可警察还是认出了嫌犯

 

03

凭一张照片,就能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

 
如果上个点子有点天马行空的话,这个就更脑洞大开了。
 
只需看一看面相,就能测算出一个人会不会犯罪,或者是否已经犯罪了,你不信?
 
不,国际知名学术出版商Springer Nature接收了一篇论文,还计划刊载在其《计算科学与计算智能学报》上。

 

 

该论文题目为《使用图像处理预测犯罪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A Deep Neural Network Model to Predict Criminality Using Image Processing”),作者是哈里斯堡大学的两名教授。
 
作者称其算法有“高达80%的准确率,而且不带种族偏见”。
 
算法模型原理,老编特意去拜读了一下,稍做总结:
 
“……我们已经知道机器学习技术在与面部识别和情绪检测相关的各种任务中可以超越人类,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是多么强大,通过分析,它们可以实时提取图像中特征,这些特征具有高度的犯罪预测性……”
 
这不就是算命看相的科学说法吗?
 
所以,已经有超过2200多名在相人工智能、法律、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人类学等技术、相关科学和人文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联手签署了一份请愿书,阻止Springer Nature出版这一篇不靠谱的论文。
 
其实远不止因为最近引爆全美骚乱的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带来的影响,西方世界之所以如今对“以貌取人”讳莫如深,可能还源于几个世纪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令人憎恶的“优等种族算法”,也被叫做"种族科学",声称利用技术能识别种族之间的差异——比如通过头部大小或鼻子宽度和鼻嘴眼等五官距离,得出结论,区分不同种族人等天生的智力、美德或犯罪的倾向性。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顺便介绍一下,我国上海JT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早在2016年就发表了“使用面部图像对犯罪进行自动推断”的技术,截部分图:
 
 
 

“唇曲率”、“眼睛内角距离”、“鼻口角”……一个个专业名词老编听都没听过,感觉很惭愧。

 

 

再说回Springer Nature自然杂志这事,反对者表示,现在即使研究人员本身想不带有任何偏见,但机器学习模型也会继承数据集中的偏见,甚至放大歧视性结果。
 
不仅如此,早先在“公民自由组织”奔走呼吁下,美国许多州市的执法部门就已陆续放弃了面部识别,根据人工智能研究组织的一份报告,美英“天眼”对黑人的识别更不准确,本身就存在天然的技术歧视。
 
最终在众多反对声浪中,结果是Springer Nature声明放弃了发布该篇论文。联署的科学家们还进一步要求,所有的出版机构都永远不要让这些东西发布。
 
 
以上三个,你觉得哪个靠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