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网络中如何保护我们自己的隐私

 
     网络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在网络中获取资源,也在网络中不经意间泄露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泄露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保护敏感隐私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成为社会共识。 
  现代世界,已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世界,它是实体,能当着面能触摸到的,比如你站在我的面前,我能拉着你的手,一起吃饭喝茶看电影;也可以到商场亲自试穿衣服用现金付款;一部分是数字的网络世界,我用手不能感知你,但是我们通过网络可以聊天;可以通过网上商店利用电子支付渠道购买物品。而且这两个世界不是平行的,是相互融合的。比如我们进行网络支付平台付款,必须注册自己的真实信息,比如手机号码或身份证、银行卡信息。 
  网络使生活越来越方便。在淘宝上搜索了“电子笔”,等到下一次打开淘宝,会发现在淘宝网页下方,有关于“电子笔”的推荐淘宝店天猫店。不仅如此,当退出淘宝,浏览其他网页,发现其他网页上也会有关于“电子笔”的推荐广告!方便的同时,也越来越容易泄露隐私。 
  1 隐私的概念 
  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的隐私范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个人信息,比如婚姻状况、心理情感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人际社交、家庭关系等等,也是属于隐私的范畴。 
  2 隐私泄露的危险性 
  隐私泄露产生的后果,轻则财产损失、心理伤害,重则威胁到人身安全。比如说在有些网上银行办理信用卡,需要身份证号码,如果有人利用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办理信用卡,最后还款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得找你本人;在社交平台,泄露具体学校班级、单位地址,遭遇人肉搜索,造成心理伤害的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在网上购物,快递单上清晰标注你的详细家庭住址,也有可能会造成人身安全危险。在网络上,快递小哥进屋图财害命的实例也是不少的。 
  所有这些,都在提醒、警示我们,保护隐私安全的重要性! 
  3 常见的隐私泄露行为以及对策 
  (1)在公共场合,消除上网痕迹。有时候,我们会在网吧,或者在其他公共场合使用非私人的计算机进行网络活动,那么上网浏览过得网页、输入的账号以及密码,这些个人信息都会留下痕迹。因此,我们在使用计算机之后,应该清除上网痕迹再离开。 
  清除的方法:首先打开浏览器,在“菜单”命令里面,选择“清除上网痕迹”命令,在打开的“清除上网痕迹”对话框里面,选中“浏览历史记录”、“保存的网页表单数据”、“下载记录”、“浏览器缓存的临时文件”“Cookies和其他网站数据”这几项,单击“立即清除”按钮;打开“清除上网痕迹”对话框,也可以使用组合键“ctrl+shift+delete”。 
  (2)使用移动手机,下载APP,少点“允许”、多点“提示”或“拒绝”。手机作为便携型的计算机,普及广泛,在“应用商城”里有很多分类的APP,下载安装这些应用时,很多人不看里面的条款说明,一路向下点击“同意”或“允许”,如果仔细看上面的文字说明,会发现不少应用安装时提出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信息、读取短信/彩信等要求,为了隐私安全,大家可以动作慢一点,多点击“提示”或“禁止”,少点击“允许”。 
  如何查看哪些应用侵犯我们的手机隐私数据?打开手机“设置”,在手机“设置”里面,有“权限管理”,在“权限管理”里面,可以看到大概有10种类型的隐私数据,甚至包含“读取通话记录”、“删除通话记录”、“删除联系人”“新建/修改联系人(通话记录)”。每条隐私数据的后面都有对应的不同应用,我们可以在里面设置修改“允许”“提示”“禁止”这三种应用权限。 
  (3)注册信息。用户为了在网络平台获取资源,会被要求注册信息,才能登录查看。在注册信息时,关于个人敏感信息,可以用模糊词语代替。比如毕业生要找工作,在求职网络平台填写求职简历,要求填写家庭住址,不必要详细到某单元某户,只填写大概位置或填写代替地址,家庭成员等敏感信息也要注意隐私安全。 
  (4)定位。在社交平台,大家喜欢晒自拍照片、晒游玩地点,然后发个地位,这也是暴露隐私行踪;甚至你不主动泄露定位,只拍摄真实风景照,如果被用心人看到,也会通过风景照片利用相关软件查询到你的具体行踪地址。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朋友按远近亲疏分组,把照片晒给亲密的家人、朋友看;陌生的、不熟悉的网友,就不要在他们面前晒照片了。这样可以降低隐私暴露风险。 
  (5)社交平台交流。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大家聊天,往往不知不觉就泄露了隐私。有时是自己主动泄露的个人或朋友信息,因为在大家潜意识里,会觉得我把个人信息都告诉你了,你会更快的接受我或者把我当成自己人,大家都希望更快地融入一个圈子里。可是在网络上,个人的言语不仅仅是给单独的某一个人看,可能呈现给了成千上万个网友看了。所以在网络平台和网友交流,请把聊天中涉及的朋友、家人包括个人的敏感信息模糊代替,不要泄露真實信息。 
  4 关于隐私保护的技术 
  目前主要的网络隐私保护技术有: 
  (1)朴素匿名隐私保护技术 
  (2)基于k-anonymity 模型的隐私保护技术 
  (3)基于随机化的隐私保护技术 
  (4)具有图谱特征保持的隐私保护技术 
  (5)基于Markov 链的特征保持隐私保护技术 
  (6)基于聚类的隐私保护技术 
  (7)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没有专门的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但是网络隐私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有关网络隐私保护的条款分散在其他法律条款里面,比如包含网络隐私的法律法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等。此外《宪法》《民法》都有关于隐私保护的法律条款条文,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也可以到书店查询、咨询专业律师。其实通过法律来维护网络隐私权益这条途径,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一旦隐私信息泄露引发的个人权益被侵害,需要收集证据甚至引发网络人肉、口水大战。除却经济上的损失,时间、精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损耗不起。所以关于网络隐私保护,应该以“防范”为主,平时畅游在网络中应该谨慎,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多种途径,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机遇,可是网络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现实生活中困扰,愿我们都注意隐私保护,安全行走在这个神奇的世界!
北京华鑫侦探公司拥有专业的北京私家侦探北京私人侦探调查团队,提供北京婚姻调查,北京外遇调查等服务,成立多年博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是值得点赞的北京侦探公司。了解更多服务请登录【官网】http://www.huaxindc.com 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