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摘 要 电力行业不仅垄断了电能交换市场,也垄断了电力建设市场。垄断容易导致腐败,在电力行业中,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电力企业中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也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中,作者指出了电力行业中腐败现象的特点,阐述了电力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意义及存在的困难,并为电力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反腐倡廉 自律意识
  作者简介:应红霞,湖北鄂州供电公司。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195-02
  据《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案例分析报告》,2012年统计的主营领域明确的240家涉案企业中,主营领域涉及能源矿产的企业数量最多,共有44家,占总数的18.3%。由此可见,涉及能源矿产领域的企业的腐败现象颇为严重。能源矿产企业之所以腐败现象丛生,与其市场垄断能力息息相关。以电力企业为例,电力企业不仅垄断了电能交换市场,也垄断了电力建设市场,企业中的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腐败毁国害民,电力企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一、电力企业腐败现象的特点
  知己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根据电力行业腐败问题的特点对症下药。那么电力企业中出现的腐败现象都具有哪些特点?
  (一)管理岗位腐败严重
  据权威数据,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涉案人员多担任企业管理岗位,换句话说,涉案人员不是企业领导就是某些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这些人的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他们借助岗位和职权的优势,从中牟取私利。
  (二)腐败手段多样
  目前,电力企业的腐败手段主要有贪污、建立小金库、制造假发票、虚增费用等。此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为某些企业、领导干部、财会人员侵吞公款提供了便利,腐败手段呈现出高智能的特点。
  (三)小团体犯罪
  在进行反腐败工作中,查处一个人往往能牵出一群人,这意味着涉案人员并不是单独犯罪,而是形成一个小团体协同犯罪。团体的成员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他们会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而分工合作、滥用职权,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四)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近几年查处的电力企业腐败案件显示,涉案金额小则十几万,大则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并且涉案金额以百万、千万计的案件在数量上呈增长趋势。另外,涉案金额的大小与涉案人员的职位有密切联系:涉案人员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其贪污的金额就越大。
  二、电力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意义
  (一)反腐倡廉是企业的职责
  企业是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同时又肩负着兼顾社会效益的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必须坚持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
  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国家目标。而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理想中,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人们群众的正当利益遭到损害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企业开展反复倡廉工作就是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反腐倡廉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腐败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比如,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将原本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改革的资金收入私囊,导致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工作因缺乏资金支持而胎死腹中或者进程缓慢,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又如,企业进行违法经营、不道德经营,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必定会激起企业和消费者的矛盾,使企业失去民心。企业失去了民心,其市场份额必有损失,经济效益必定下滑,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也必定会落空。
  反腐倡廉,不仅是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在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证。
  (三)反腐倡廉是推进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
  企业改革需要企业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然而,企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损害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伤害了企业职工的感情,挫伤了企业职工的改革积极性,也动摇了企业职工对改革的信心。如果企业的腐败行为得不到遏制和惩处,企业改革工作势必难以取得成效。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向来深恶痛绝,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顺应民心,是改善、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有了群众基础,企业改革就有了保障。
  三、电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对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虽然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一直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但是企业中部分领导干部还未真正意识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反腐倡廉工作流于形式。而企业中也有部分职工认为反腐倡廉是国家和企业的事,于是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应对反腐倡廉教育和工作。
  (二)领导干部缺乏自律意识
  部分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对权力和金钱有极强的欲望。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他们不再自律,不顾法纪,忽视责任,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领导干部不自律,则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反腐倡廉工作的难度加大。
  (三)反腐倡廉教育形式老旧
  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式局限于会议学习、写心得体会、搞竞赛活动等,,形式老旧,没有新意,缺乏针对性。许多参与会议、学习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在讨论、学习的热潮过后,就将反腐倡廉精神丢在一旁,反腐倡廉教育收效甚微。
  (四)利益分配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经济不断发展,由此产生了新的利益分配形式、格局,但管理体制并没能及时得到调整和完善,于是部分利欲熏心的人利用体制漏洞损公肥私,给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困难。(五)反腐倡廉工作监督不力
  有的企业没有设置监督部门,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深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不重视监察人员的配置,削弱了监督力量;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许多监督部门,但是被监督者想方设法逃避监督,给监督工作带来困难。
  (六)纪检部门“单打独斗”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绝不是单靠某一部门的努力工作就能取得实效的。反腐倡廉工作涉及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经营环节,只有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同时依靠群众的力量,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反腐倡廉工作才能取得进展。然而,部分企业没有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各个部门, 北京婚外情调查,仅靠纪检部门“单打独斗”,反腐倡廉工作成效不大甚至没有取得成效。
  四、电力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对策
  (一)做好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宣传工作没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就缺乏群众基础,缺乏针对性;反过来,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则反腐倡廉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因此,企业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前,应先力抓宣传工作,打好群众基础,为群众参与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监督和揭发企业腐败行为普及知识。
  企业开展防腐倡廉宣传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宣传要有针对性。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宣传对象。不同的宣传对象具有不同的特性,应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不同的内容。
  其次,宣传内容要贴近群众和实际。电力企业要根据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内容要贴近群众和实际,改变宣传内容枯燥、脱离实际的现状,增强宣传的渗透力。
  再次,宣传形式要丰富。以往的宣传方式主要有开会学习、写心得体会、出板报等,这些形式虽然比较乏味、死板,但也还有受众,也还能取得一定的宣传效果。因此,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工作时,一方面仍采用旧的宣传形式,另一方面应引进多媒体、座谈会等新的宣传形式,增强宣传吸引力。
  最后,宣传要系统,要持续。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单靠一时一地的教育、努力,是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因此,反腐倡廉宣传工作也要有系统地开展,持续地开展,为反腐倡廉取得重大胜利做准备。
  (二)做好教育工作
  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主要是面向企业的中高层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开展的。这些人职位高,权力大,面对的诱惑多,是极易滋生腐败行为的群体。对这类人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一定要重视教育的针对性,要结合腐败案例、防腐成果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引起他们对法纪的忌惮,使他们自律自省,以达到预防腐败的教育目的。
  另外,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 ,企业的腐败问题要被彻底遏制,可不是凭着一朝一夕之功。因此,企业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也要坚持不懈地开展,让企业的中高层人员始终对腐败思想、腐败行为保持高度警惕,自觉地远离腐败思想、腐败行为。
  (三)健全防腐体系
  腐败不可杜绝,但能预防。实际上,上文提到的反腐倡廉教育是预防腐败的手段,但是预防腐败不能单靠教育,还应建立健全防腐体系。电力企业要健全防腐体系要做到四个方面:
  一是完善企业审计体系,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财务管理和财务审计要分开执行,即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实行定期审计、不定期审查、第三方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查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年之中,定期审计、不定期审查分别至少有两次,间隔的时间不宜过长。而第三方审计是指和具有独立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合作,引进外部审计制度,利用外部资源监督企业的审计工作。
  二是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于国家而言是指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于企业而言是指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厂务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企业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关于企业民主管理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
  三是采用多级审批制度。采用多级审批制度,是为了降低企业领导干部的审批权限和额度,防止某些领导干部拥权自重,以权谋私。控制审批权,设置多级审批,同时也是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将腐败行为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四)加大打击腐败行为的力度
  对企业存在的腐败现象,比如转移国有资产、侵吞企业财产、收受贿赂等,绝不能为了顾及企业形象息事宁人、姑息养奸,也绝不能因为人情而包庇、放任腐败行为。企业中的每一份子都应坚决揭露腐败行为,企业应坚决将腐败人员、腐败证据交给执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结语
  电力企业的发展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居民生活,电力企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保证企业自身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电力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全面、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参考文献:
  [1]曾羿.论如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广东科技.2013(3).
  [2]黄涛.新形势下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难点、挑战与对策思考.赤子(中旬).2013(8).
  [3]魏永刚.新时期电网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探索和思考.中国外资.2013(23).
  [4]周静波,何小萍.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4(7).
  [5]张洪洋,史学锋.完善电力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