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离婚,离还是不离
一、策划缘起
2014年8月中旬,一则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限号”办理离婚手续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这就如之前某些城市实行“预约离婚”一样,一时间人们对于离婚是否需要干预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
无疑,近年来,中国离婚家庭数逐年飙升。据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81.5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8.5万对。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04年,我国的粗离婚率仅为1.28‰,2010年突破2‰。到2013年,已经高达2.6‰。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从过去的谈离婚色变,到后来的纠结离与不离,然后到如今“离婚没什么大不了”的洒脱,这一切都考验着即将步入婚姻和正在围城中的夫妻们。
如今,离婚程序越来越简便,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只要材料齐全,半个小时就可以办完离婚手续。针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人们开始反思,也有一些城市开始探索设立预约离婚。面对预约离婚这种形式的兴起,离婚现象是否会有缓解?这对发生矛盾冲动需要解除婚姻关系的夫妻们来说,他们是否会买账?到底预约离婚是有悖人性还是在保护婚姻?
二、专题调查
预约离婚,顾名思义,就是指要离婚的夫妻,不是马上可以办理离婚,而是双方先填一个预约表,到预约时间再正式办理。预约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更久。先进行预约,是让夫妻双方有一段时间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这婚是不是一定要离,是否到了非离不可的地步。最主要的目的是缓解冲动,慎重考虑,降低离婚率,减少离婚家庭的阵痛。
在某网站对“预约离婚,离还是不离”的调查中,有41%的人们选择冷静后不离,而也有50%的调查民众坚决选择离婚,只有9%的人群保持中立。在“冷静沉思”一派的观点中,他们认同很多夫妻生活在一起,离婚的念头偶有发生,也许两人之间并没有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是一时冲动,觉得当时无法容忍,于是一念起直奔离婚地点,事后冷静下来才发现彼此并不想真正离婚,有时话赶话赌气罢了。而预约离婚正是给吵闹的夫妻以冷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沟通后才觉得冲动离婚很荒唐;而“坚决离婚”一族则认为夫妻之间既然要离婚,就肯定是婚姻中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双方当事人自觉自愿,如果强行给离婚设置一道坎,这明显违反了离婚者的自由。更何况,如果离婚双方不能及时解除关系,在婚姻保持期间还会产生更大的矛盾,也许有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危险就恰恰存在于这段预约的时间段内。所谓,当断则断反受其乱;而极少数的中立派则表示,离婚毕竟是私事,公开干预显得霸道,而如果一旦冲动离婚,再回头已是百年身,所以各有道理。
面对众说纷纭的局面,预约离婚到底是拯救婚姻家庭的良药还是有悖人性制造悲剧的苦果?为此,我们特意走访了几位历经预约离婚的当事人。
三、现身说法
出镜人一:
赵兰 女 38岁 媒体出版人
一时冲动,预约离婚让爱回头
我和丈夫本质上都属于工作狂。谈恋爱时,因为对事业狂热的追求,我们都以为这会更容易沟通。婚后,我们都很忙,尽管不如别的夫妻天天腻在一起,但也相敬如宾。殊不知,女儿的意外降临完全打破了这一切。
我本来没打算35岁之前要孩子,可丈夫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生下孩子,再给他两年时间把公司打理好,他就宁愿做家庭妇男,让我出去工作。可能怀孕的女人都太轻易被打动,我于是放弃了蒸蒸日上的事业。
女儿出生后,我由以前干练的职场女强人完全沦落被家务缠身的邋遢主妇。两年过后,他的公司倒是越做越大,他开始找各种理由躲避之前给我的承诺,为此,我满腹怨言。因为不能中断他奔跑的事业,而我也不甘整日窝在家里,无奈,我选择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自己偷摸着跑出去工作。女儿三岁生日那天,保姆带她出去买菜,忙乱中差点走失。心急如焚找到在一堆孩子中间玩耍的女儿,他第一次对我大发雷霆。我顿时觉得好委屈,为了成全他,难道我就需要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不甘示弱,随之全面开火,最终我的口中蹦出了“离婚”二字。他显然被激怒了,直奔民政局。没想到,离婚需要预约,等填好表格,我的眼前开始出现过往的美好和女儿哭泣的画面。他沉默一路,到家后主动向我道歉和真诚沟通。他说:“我不是要阻止你工作,也不是逃避责任,因为我知道工作的苦,我是想一个人承担起在外打拼的责任,让你和女儿有个安逸的家啊!”那一刻,我原谅了他,其实一个家庭,无论主外主内,只是分工不同,作为妻子和母亲,我怎么能不理解他的一片心呢?
如今,女儿大了些,我又开始上班了。他工作虽然忙,但一有时间就辅导女儿的功课。我很感谢预约离婚,因为它制止了我们的冲动,让反思过后的我们更加了解对方,珍惜彼此!
出镜人二:
曹磊 男 32岁 个体经营者
心死情亡,预约时间酿祸端
当我和晓丽闪婚时,我知道她并没有那么爱我,只是前任的家庭不接纳她,对感情心灰意冷之际又遇到我的穷追猛打,再加上前任离她之去后火速结婚,所以她接受我的求婚明显带着赌气的性质。因为明白自己在她心里的位置,所以我很不自信,只有加倍对她好。
婚后,我们很快生下了儿子,晓丽的心情也好了许多。那段时间,为了给他们母子更好的生活,我加班加点地工作,只为赢得她全部的爱。看我如此劳心劳力,她也极尽温柔,我一度认为她已完全走出前任的情伤。没想到,儿子四岁那年,我还是听到了风言风语。
敏感自卑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为了盯紧她,我悄悄辞掉工作。果然,我亲眼目睹了她去赴了前任的约。虽然没抓到任何实质性证据,但我还是几乎发疯。后来,我又查到她的前任刚离婚不久,这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我开始把持不住自己,对她冷嘲热讽,一开始她还耐心解释,后来,当我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可爱的儿子时,她彻底恼怒了。于是,家庭战争开始走向离婚的终点。
因为离婚预约,我们只能暂时住在一起,走到如斯田地,晓丽全然已不顾我的感受。她明目张胆地接听前任的电话,在我看来,那是一种对我男性尊严的挑衅和侮辱,我无法容忍,继而对她动了手。那一个星期对她的折磨,后来成了法庭上的证据,我们离婚了,儿子最终证实是我的,但我也失去了他。
如果你问预约离婚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只能说是悔恨。离婚是我们必然要走的路,可因为那段预约的时间,我成了家暴的罪人。婚姻中的两个人如果心已死情已灭,任何捆绑只能导致彼此更大的痛苦。现在我离开了家乡,晓丽也并没有嫁给她的前任,可有些东西却再也回不来了。
出镜人三:
田蓉 女 28岁 职场白领
相爱难相处,婚内敌婚外友
你信不信?有些人初识时互相吸引,可结婚后才发现并非一路人,如果做朋友,完全相得益彰,可成了夫妻,就变成了互不饶恕的死敌。我和前夫李非就是如此。
我是做市场营销的,在工作中积极乃至有些现实,可我却一直深爱有才华的艺术男,就比如李非。李非是画家,这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尽管他实际上并没多少名气。李非也欣赏我,说我身上有他没有的特质,比如乐观开朗。就这样,恋爱让我们迷失在对方的优点里,直至走进婚姻的围城。
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事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婚后,李非的艺术家气质成了清高,最后变成了生活的清贫,而他的抑郁寡欢让我憋闷得无法呼吸。我极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想让他转变风格,多出去应酬,画才能变成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人民币,可他不,他宁愿待在家里发呆沉思。我的鼓励被他看成了挟持,而我也渐渐成为他眼中物质虚荣的女子。更让我无法容忍的是,婆婆竟然觉得她儿子的一切都是对的,宁愿自己花钱来供养李非的梦想。为此,家成了牢笼,爱幻化成枷锁。与其争吵不休,不如和平分手,在离婚的问题上,我们倒很快达成了共识。
离婚预约的时间,成了我们坦诚沟通的告别会,我们不再争吵,而是心平气和地分析过往的种种。为彼此之前的相爱,我们感谢对方,为以后即将的远离,我们祝福彼此。
真正拿到离婚证书,我们一起吃了一顿饭,并相约做朋友。而今,我们依旧是好友,如果要感恩某个节点,那一定是那段预约离婚,让我们重新看清了对方也了解到自己,因为难得的沉淀和熟思让我们走得如此从容和坦然。
出镜人四:
方文斌 男 40岁 企业老板
高成本离婚,思虑周密终难全
在商场浸淫多年,我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我不想任何人猜到我的心思,包括我太太。我也很忙,没时间风花雪月,大部分精力都留在工作和效益上。时间对我来说是金钱,可对于我太太来说,时间都变成了胡思乱想,然后转为猜疑,最后变成跟踪。
以前创业时,我需要一个给我鼓励的她,现在成功了,我需要一个让我放松的家。人就是这么奇怪,看上去什么都有了,但也有可能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我太太要的是我的人,后来,她爱上了钱又怕丢了我这个人,再后来提出离婚时,她不要我这个人了,但我依旧要分她很多钱。
我是商人,计算得失是天性,在预约离婚考虑间隙,我想了很多,财产分割我不在乎,但孩子抚养则成了最大的问题。金钱可以一分为二,但孩子不能,他们一个高中一个初中,还没有到可以承受父母分离的时刻。我们细谈了一番,为了孩子,暂时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感情一旦破裂,就如坠地的花瓶,不管黏合得多完美,可破碎的纹路依旧存在。我和太太还是外人和孩子眼里恩爱的夫妻,可回到房间掩上房门,冷暖自知。即便如此,我有时仍乐观地想,至少她还在身边,我们还是完整的一家人。
可终究还是没过下去。因为我和一位女客户的酒会, ,她不知又从何处听来流言蜚语,硬是不管不顾地横冲直撞进来,生意黄了不说,我一度颜面扫地。后来,和平的局面彻底被打破,孩子们也接受了我们之间徒有其表的现实。遮羞布没了,婚姻也随之烟消云散。
有多少现实在预约离婚时考虑过,可对于病入膏肓的婚姻,依旧不得不狠心踏入死地。有时,顾虑是多余的,最重要的则是还有没有可挽回的境地,如果没有,趁早结束何尝不是一种双双解脱的好抉择?
四、你言我语
观点一:
冲动是魔鬼,时间是缓冲剂
人作为性情动物,都有冲动占据头脑的时候,特别是当围城中的夫妻们在经过小事的隐忍到激烈争吵的爆发,一拍两散的念头时常发生。可事后冷静下来细想,真的全都是两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了吗?事实上,大部分并非如此。
因为有爱的存在,所以才会计较,才会争吵,如果不在乎一个人,连说话都觉得浪费力气,又何必会大吵大闹发泄情绪,为对方劳神伤身?更何况,作为夫妻,哪有马勺不碰锅沿的?夫妻争吵是常态,也是一种表现在乎的方式,只是别因为一时的火气就冲动地断了两人的夫妻缘分!
离婚的原因有千千万,但一般离婚都离不开两种:第一种就是彼此相爱,但话赶话一冲动就说要离婚;第二种就是彼此之间已经没有感情,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离婚。不管是哪种,留一段预约的时间,让冲动的人冷静、理性思考,也让死心的人有充分的时间收拾残局,岂不更好?
往往,人在关键时刻总会前后思量,离婚时预留一部分思考的时间,则是决定分道扬镳还是重修旧好的关口,这时的考虑则直指矛盾的根源,平常被忽略的,无暇被正视的,故意逃避的,都必须一一面对,这不仅是对夫妻双方的一种负责,也是对婚姻和家庭的一种潜在保护。
观点二:
婚姻是私事,离婚是自由
恩格斯说:“任何维系‘死亡婚姻’的做法都是有悖人性的不道德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个社会越进步、开放、民主,给予离婚的宽容也就越多。再说,婚姻是夫妻之间的私事儿,第三方不应介入。面对离婚,肯定是夫妻双方共同自觉自愿的结果,作为有思想有行动的成年人,也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014年8月中旬,一则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限号”办理离婚手续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这就如之前某些城市实行“预约离婚”一样,一时间人们对于离婚是否需要干预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
无疑,近年来,中国离婚家庭数逐年飙升。据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81.5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8.5万对。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04年,我国的粗离婚率仅为1.28‰,2010年突破2‰。到2013年,已经高达2.6‰。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从过去的谈离婚色变,到后来的纠结离与不离,然后到如今“离婚没什么大不了”的洒脱,这一切都考验着即将步入婚姻和正在围城中的夫妻们。
如今,离婚程序越来越简便,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只要材料齐全,半个小时就可以办完离婚手续。针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人们开始反思,也有一些城市开始探索设立预约离婚。面对预约离婚这种形式的兴起,离婚现象是否会有缓解?这对发生矛盾冲动需要解除婚姻关系的夫妻们来说,他们是否会买账?到底预约离婚是有悖人性还是在保护婚姻?
二、专题调查
预约离婚,顾名思义,就是指要离婚的夫妻,不是马上可以办理离婚,而是双方先填一个预约表,到预约时间再正式办理。预约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更久。先进行预约,是让夫妻双方有一段时间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这婚是不是一定要离,是否到了非离不可的地步。最主要的目的是缓解冲动,慎重考虑,降低离婚率,减少离婚家庭的阵痛。
在某网站对“预约离婚,离还是不离”的调查中,有41%的人们选择冷静后不离,而也有50%的调查民众坚决选择离婚,只有9%的人群保持中立。在“冷静沉思”一派的观点中,他们认同很多夫妻生活在一起,离婚的念头偶有发生,也许两人之间并没有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是一时冲动,觉得当时无法容忍,于是一念起直奔离婚地点,事后冷静下来才发现彼此并不想真正离婚,有时话赶话赌气罢了。而预约离婚正是给吵闹的夫妻以冷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沟通后才觉得冲动离婚很荒唐;而“坚决离婚”一族则认为夫妻之间既然要离婚,就肯定是婚姻中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双方当事人自觉自愿,如果强行给离婚设置一道坎,这明显违反了离婚者的自由。更何况,如果离婚双方不能及时解除关系,在婚姻保持期间还会产生更大的矛盾,也许有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危险就恰恰存在于这段预约的时间段内。所谓,当断则断反受其乱;而极少数的中立派则表示,离婚毕竟是私事,公开干预显得霸道,而如果一旦冲动离婚,再回头已是百年身,所以各有道理。
面对众说纷纭的局面,预约离婚到底是拯救婚姻家庭的良药还是有悖人性制造悲剧的苦果?为此,我们特意走访了几位历经预约离婚的当事人。
三、现身说法
出镜人一:
赵兰 女 38岁 媒体出版人
一时冲动,预约离婚让爱回头
我和丈夫本质上都属于工作狂。谈恋爱时,因为对事业狂热的追求,我们都以为这会更容易沟通。婚后,我们都很忙,尽管不如别的夫妻天天腻在一起,但也相敬如宾。殊不知,女儿的意外降临完全打破了这一切。
我本来没打算35岁之前要孩子,可丈夫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生下孩子,再给他两年时间把公司打理好,他就宁愿做家庭妇男,让我出去工作。可能怀孕的女人都太轻易被打动,我于是放弃了蒸蒸日上的事业。
女儿出生后,我由以前干练的职场女强人完全沦落被家务缠身的邋遢主妇。两年过后,他的公司倒是越做越大,他开始找各种理由躲避之前给我的承诺,为此,我满腹怨言。因为不能中断他奔跑的事业,而我也不甘整日窝在家里,无奈,我选择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自己偷摸着跑出去工作。女儿三岁生日那天,保姆带她出去买菜,忙乱中差点走失。心急如焚找到在一堆孩子中间玩耍的女儿,他第一次对我大发雷霆。我顿时觉得好委屈,为了成全他,难道我就需要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不甘示弱,随之全面开火,最终我的口中蹦出了“离婚”二字。他显然被激怒了,直奔民政局。没想到,离婚需要预约,等填好表格,我的眼前开始出现过往的美好和女儿哭泣的画面。他沉默一路,到家后主动向我道歉和真诚沟通。他说:“我不是要阻止你工作,也不是逃避责任,因为我知道工作的苦,我是想一个人承担起在外打拼的责任,让你和女儿有个安逸的家啊!”那一刻,我原谅了他,其实一个家庭,无论主外主内,只是分工不同,作为妻子和母亲,我怎么能不理解他的一片心呢?
如今,女儿大了些,我又开始上班了。他工作虽然忙,但一有时间就辅导女儿的功课。我很感谢预约离婚,因为它制止了我们的冲动,让反思过后的我们更加了解对方,珍惜彼此!
出镜人二:
曹磊 男 32岁 个体经营者
心死情亡,预约时间酿祸端
当我和晓丽闪婚时,我知道她并没有那么爱我,只是前任的家庭不接纳她,对感情心灰意冷之际又遇到我的穷追猛打,再加上前任离她之去后火速结婚,所以她接受我的求婚明显带着赌气的性质。因为明白自己在她心里的位置,所以我很不自信,只有加倍对她好。
婚后,我们很快生下了儿子,晓丽的心情也好了许多。那段时间,为了给他们母子更好的生活,我加班加点地工作,只为赢得她全部的爱。看我如此劳心劳力,她也极尽温柔,我一度认为她已完全走出前任的情伤。没想到,儿子四岁那年,我还是听到了风言风语。
敏感自卑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为了盯紧她,我悄悄辞掉工作。果然,我亲眼目睹了她去赴了前任的约。虽然没抓到任何实质性证据,但我还是几乎发疯。后来,我又查到她的前任刚离婚不久,这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我开始把持不住自己,对她冷嘲热讽,一开始她还耐心解释,后来,当我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可爱的儿子时,她彻底恼怒了。于是,家庭战争开始走向离婚的终点。
因为离婚预约,我们只能暂时住在一起,走到如斯田地,晓丽全然已不顾我的感受。她明目张胆地接听前任的电话,在我看来,那是一种对我男性尊严的挑衅和侮辱,我无法容忍,继而对她动了手。那一个星期对她的折磨,后来成了法庭上的证据,我们离婚了,儿子最终证实是我的,但我也失去了他。
如果你问预约离婚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只能说是悔恨。离婚是我们必然要走的路,可因为那段预约的时间,我成了家暴的罪人。婚姻中的两个人如果心已死情已灭,任何捆绑只能导致彼此更大的痛苦。现在我离开了家乡,晓丽也并没有嫁给她的前任,可有些东西却再也回不来了。
出镜人三:
田蓉 女 28岁 职场白领
相爱难相处,婚内敌婚外友
你信不信?有些人初识时互相吸引,可结婚后才发现并非一路人,如果做朋友,完全相得益彰,可成了夫妻,就变成了互不饶恕的死敌。我和前夫李非就是如此。
我是做市场营销的,在工作中积极乃至有些现实,可我却一直深爱有才华的艺术男,就比如李非。李非是画家,这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尽管他实际上并没多少名气。李非也欣赏我,说我身上有他没有的特质,比如乐观开朗。就这样,恋爱让我们迷失在对方的优点里,直至走进婚姻的围城。
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事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婚后,李非的艺术家气质成了清高,最后变成了生活的清贫,而他的抑郁寡欢让我憋闷得无法呼吸。我极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想让他转变风格,多出去应酬,画才能变成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人民币,可他不,他宁愿待在家里发呆沉思。我的鼓励被他看成了挟持,而我也渐渐成为他眼中物质虚荣的女子。更让我无法容忍的是,婆婆竟然觉得她儿子的一切都是对的,宁愿自己花钱来供养李非的梦想。为此,家成了牢笼,爱幻化成枷锁。与其争吵不休,不如和平分手,在离婚的问题上,我们倒很快达成了共识。
离婚预约的时间,成了我们坦诚沟通的告别会,我们不再争吵,而是心平气和地分析过往的种种。为彼此之前的相爱,我们感谢对方,为以后即将的远离,我们祝福彼此。
真正拿到离婚证书,我们一起吃了一顿饭,并相约做朋友。而今,我们依旧是好友,如果要感恩某个节点,那一定是那段预约离婚,让我们重新看清了对方也了解到自己,因为难得的沉淀和熟思让我们走得如此从容和坦然。
出镜人四:
方文斌 男 40岁 企业老板
高成本离婚,思虑周密终难全
在商场浸淫多年,我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我不想任何人猜到我的心思,包括我太太。我也很忙,没时间风花雪月,大部分精力都留在工作和效益上。时间对我来说是金钱,可对于我太太来说,时间都变成了胡思乱想,然后转为猜疑,最后变成跟踪。
以前创业时,我需要一个给我鼓励的她,现在成功了,我需要一个让我放松的家。人就是这么奇怪,看上去什么都有了,但也有可能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我太太要的是我的人,后来,她爱上了钱又怕丢了我这个人,再后来提出离婚时,她不要我这个人了,但我依旧要分她很多钱。
我是商人,计算得失是天性,在预约离婚考虑间隙,我想了很多,财产分割我不在乎,但孩子抚养则成了最大的问题。金钱可以一分为二,但孩子不能,他们一个高中一个初中,还没有到可以承受父母分离的时刻。我们细谈了一番,为了孩子,暂时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感情一旦破裂,就如坠地的花瓶,不管黏合得多完美,可破碎的纹路依旧存在。我和太太还是外人和孩子眼里恩爱的夫妻,可回到房间掩上房门,冷暖自知。即便如此,我有时仍乐观地想,至少她还在身边,我们还是完整的一家人。
可终究还是没过下去。因为我和一位女客户的酒会, ,她不知又从何处听来流言蜚语,硬是不管不顾地横冲直撞进来,生意黄了不说,我一度颜面扫地。后来,和平的局面彻底被打破,孩子们也接受了我们之间徒有其表的现实。遮羞布没了,婚姻也随之烟消云散。
有多少现实在预约离婚时考虑过,可对于病入膏肓的婚姻,依旧不得不狠心踏入死地。有时,顾虑是多余的,最重要的则是还有没有可挽回的境地,如果没有,趁早结束何尝不是一种双双解脱的好抉择?
四、你言我语
观点一:
冲动是魔鬼,时间是缓冲剂
人作为性情动物,都有冲动占据头脑的时候,特别是当围城中的夫妻们在经过小事的隐忍到激烈争吵的爆发,一拍两散的念头时常发生。可事后冷静下来细想,真的全都是两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了吗?事实上,大部分并非如此。
因为有爱的存在,所以才会计较,才会争吵,如果不在乎一个人,连说话都觉得浪费力气,又何必会大吵大闹发泄情绪,为对方劳神伤身?更何况,作为夫妻,哪有马勺不碰锅沿的?夫妻争吵是常态,也是一种表现在乎的方式,只是别因为一时的火气就冲动地断了两人的夫妻缘分!
离婚的原因有千千万,但一般离婚都离不开两种:第一种就是彼此相爱,但话赶话一冲动就说要离婚;第二种就是彼此之间已经没有感情,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离婚。不管是哪种,留一段预约的时间,让冲动的人冷静、理性思考,也让死心的人有充分的时间收拾残局,岂不更好?
往往,人在关键时刻总会前后思量,离婚时预留一部分思考的时间,则是决定分道扬镳还是重修旧好的关口,这时的考虑则直指矛盾的根源,平常被忽略的,无暇被正视的,故意逃避的,都必须一一面对,这不仅是对夫妻双方的一种负责,也是对婚姻和家庭的一种潜在保护。
观点二:
婚姻是私事,离婚是自由
恩格斯说:“任何维系‘死亡婚姻’的做法都是有悖人性的不道德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个社会越进步、开放、民主,给予离婚的宽容也就越多。再说,婚姻是夫妻之间的私事儿,第三方不应介入。面对离婚,肯定是夫妻双方共同自觉自愿的结果,作为有思想有行动的成年人,也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