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强化电子商务行政立法,营造安全诚信交易环境

[摘 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同时网络交易安全与诚信缺失问题,也成为桎梏电子商务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其表现与成因,试图从强化电子商务行政立法的角度出发寻求对策,以营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环境。
  [关键词]电子商务行政立法;“五位一体”监管机制;在线数据库
  一、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问题——交易安全和诚信缺失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及全球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正在取代传统的商务模式,成为全新的商务交易模式。中国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已超过1680万人。但在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显现出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出具的《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诚信调查报告》中,网购诚信问题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中之重。此外,在网络购物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网络欺诈行为和非法传销的行为也频频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信心和热情。网络交易环境的安全与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桎梏电子商务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四方面:违法成本的低廉以及高额利益的驱动促使人们敢于藐视道德与法律;配套法律法规出台的滞后也使得维权行动和执法工作步履维艰;信用信息体系不健全,获取渠道不通畅导致人们使用热情不高;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诚信观念、安全意识不强,助长网络交易不正之风。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的公信力,恢复经营者和消费者信心。笔者认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政府有能力有资源更有责任通过行政立法形式,以国家行政强制力为保障,构建一个完整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体系,营造一个安全诚信的交易环境。
  二、强化电子商务行政立法,构建政府、电商企业、行业协会、电商中介服务机构、消费者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一)立法构建政府监管体制
  各级政府应做到(1)根据电商发展状况和本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电子商务的信用监管、评级制度、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交易信用风险防范和风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市场准入和强制退出机制立法中,加大对违法经营、失信交易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参与电子商务各方的法律责任,遏制交易商和服务商的不良行为和不法行为。(2)通过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强制各地政府要尽早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在线企业、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机构、消费者个人三方信息数据库,便于公众和企业查询确认信用信息。政府有关部门可依法整合税务、统计、工商、质监、金融等系统中涉及企业信用的信息资源,建立在线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提供信用查询、公示企业、消费者、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守法守信信息,通报其违法失信行为, ,受理信用的投诉、受理信用的异议等服务,以实现在具体化、可靠性基础上所进行的“虚拟化”交易,使得电子商务有法可依,从而营造有利于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和环境。
  (二)立法构建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监管制度
  强化电子商务立法,不仅要改善电子商务交易外部环境,而且要从电子商务内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立法重点应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评估、客户信息库和网上信用评估模型。尤其是明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地位和责任,要应政策鼓励、企业开发设计出适合本行业特点以及本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估系统,重视收集客户信息资料。
  (三)立法构建中介机构监管机制
  以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中心为例,该中心推出的“电子商务诚信标识”、“我要投诉”以及“无投诉、无纠纷企业榜单”三个环节,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的真实性和诚信度、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电子商务交易行为、消费者与网商的投诉纠纷处理、投诉纠纷处理监督与惩罚等几个方面,为消费者以及网商提供了交易安全和诚信保护,同时在电子商务参与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的诚信监督循环,并引导企业和民众对电子商务诚信的尊崇和相关行为规范的共识,从而营造和谐电子商务诚信的社会氛围,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的发展。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通过立法,出台扶持政策,推动信用评价机构和监管机构在中国的发展,但同时加以规范和监督,使其保持专业性与独立性。
  (四)立法构建行业监管机制
  行业自律管理是政府和信用监管机构监管的有益补充,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成立“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 ,旨在通过行业组织的自律行为,加强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
  (五)立法加强宣传,构建消费者监管体制
  卡巴斯基相关人士指出,钓鱼网站敛财现象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网民对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应该通过立法,强制电商企业、运营商、电商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网络安全与诚实责任的宣传与普及,使广大用户应该对网络安全和诚信交易抱有一个负责任的心态,勤于检举、控告, ,以保证网络的交易安全和自身的财产安全。
  三、强化网络安全立法,构建网络交易安全技术标准体系
  电子商务活动中很多违法失信行为的发生,正是抓住了网络的虚拟性和不安全性,因此需要政府加强立法,整合电商企业、银行、物流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资源,制定相关的网络交易安全技术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和个人要安装使用,及时升级,切实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同时,还需加强安全管理,制定行业、企业网络经营安全政策,规范内部人员管理, ,加强信息资产管理,适时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损失,树立企业安全、高效、守信的网络形象。
  四、小结
  对于任何企业、商家、消费者,乃至一个国家,安全和诚信都是资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中国在过去40年,因为国家稳定,交易环境安全而成为众多企业投资的首选地,同理,安全和诚信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的电子商务贸易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如何利用法律法规建立规范机制和监管机制,为电子商务参与者营造安全的交易环境,建立健全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降低在网络环境下消费和经营的风险,将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能否实现由本土化向国际市场进发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柴跃廷.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4)
  [2]阮喜珍.政府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12(3):97-98.
  [3]夏国洪,刘旭儒.中国电子商务与诚信问题浅识[J].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5:3-6.
  [4]韩小蕊,罗新方,朱谦.构建电子商务下的诚信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8年,13(4):75-75.
  [5]邢芳.电子商务遭遇诚信危机[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35:12-12.
  [作者简介]郑琼星,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