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侦破广西桂林市唐吉华系列强奸案件的分析
一、对案情进行说明
2009年12月26日至2011年6月8日,在桂林市叠彩区、七星区、临桂县、灵川县等地连续发生十二起作案特征相同、手法一致的强奸抢劫案件。据受害者反映,犯罪嫌疑人一人作案,作案时手持一把水果刀对受害人进行恐吓、殴打、捆绑后实施强奸,并抢走受害者身上的财物,案件性质极其恶劣,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系列强奸抢劫案件一览表
二、侦破案件的成功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
系列强奸抢劫案件发生后,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桂林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该系列案件的侦破工作。公安部将该系列强奸抢劫案件列为部督案件;自治区公安厅领导专程来桂林听取专案汇报,指示专案组因案施策,多措并举,尽快破案;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技侦总队总队长分别对案件侦办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桂林市公安局局长亲自担任专案组组长挂帅上阵,在侦办该系列案件当中,每星期听取一次专案汇报,及时掌握案件侦办信息,要求专案组案件不破,绝不收兵;主管刑侦的副局长靠前指挥,大大鼓舞了士气,参战民警斗志昂扬,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刑侦支队支队长、政委以一名侦查员的身份参与案件侦破,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对案件及时研判,科学决策。
(二)专案组成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
自该系列案件侦办以来,专案组所有成员自始至终战斗在一线,在长达半年的不间断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主动请缨,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转战三省七市,行程近三万公里。侦查人员对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留任何死角和纰漏,仔细摸排,伏击守候,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有效地消除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从案件现场寻找线索,从询问切入关键点
在2010年11月1日临桂县发生的强奸案现场遗留的“御创”陶瓷外包装纸箱,是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关键物证,这说明以现场物证为中心点对案件进行侦查分析,侦查方向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唐吉华系列强奸抢劫案的突破口就在于此。犯罪嫌疑人出逃且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在对其弟的询问当中,成功获知犯罪嫌疑人所携带的建行卡、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头像成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关键点。此案侦破告诉我们:在科技战占据主要领域的同时,我们不能忘掉最基础的办案方法。
(四)“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提高侦查水平,提高破案水平”的“四战两提高”在此次案件中得到充分发挥
各警种在案件侦破初期相互配合,合成作战,充分发挥了各警种的特点,运用传统侦查手段和新型技术手段进行侦察,形成合力,确保案件有力推进;12起串并案件中的证据DNA比对也为下一步案件中的固定犯罪嫌疑人唐吉华的犯罪事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视频录相排查工作中,专案组抽调出识别能力最好、辨别能力最强的侦查员开展信息战,充分应用视频信息,剥茧抽丝,通过在银行取钱的视频中锁定犯罪嫌疑人,并通过视频分析出犯罪嫌疑人在银行附近的大致活动范围。
三、案件侦破后引发的思考
(一)发挥DNA检测作用,科学锁定犯罪嫌疑人
本系列强奸抢劫案件的串并及成功侦破,得益于全国公安机关建立的“DNA数据库应用系统”, 桂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通过受害者阴道内提取物的DNA检材,经DNA鉴定,成功串并12起强奸抢劫案件,充分发挥了DNA数据库的科学、规范、快速、实用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多起案件串并在一起,并在排查、确认嫌疑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NA数据库建设是当前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应用手段,是对付重复作案、流窜作案等案件的锐利武器,全国各地利用DNA数据库串并且侦破的案件层出不穷1-2,很大一部分是归功于各地先后建立了八类违法人员DNA信息库,据统计,60%的暴力犯罪者从监狱释放后,在三年内会再次作案,许多大要案、难破的案件都是由惯犯所为3。为使各级公安机关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DNA检验工作的认识,公安部制定了《2009—2013年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规划》、《全国公安机关DNA实验室等级评定办法》、《违法犯罪人员DNA样本采集和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制定和实施,对我国公安机关DNA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和案件侦破将起到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4月底,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中各类数据总量已达1300万余条,全国公安机关已累计通过该数据库直接比中破获刑事案件29万余起4。DNA检验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证明力是其他任何证据无法弥补和替代的,DNA检验的手段和方法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充分利用视频资料,梳理作案对象与行踪
视频监控信息客观、真实,详实记录了嫌疑人作案时的行为特征和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作案过程等,为侦察破案快速缩小排查工作、认定罪犯提供了可靠有利证据。本系列强奸抢劫案件中,专案组针对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特点、规律,既立足案发现场和发案时段,又不拘泥于案发现场和发案时段,而是将侦查视野扩大到发案前后时间和案发现场附近的沿线路段。专案组的侦查员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精神,通过对12起案件的串并分析、调取大量的涉案路段的视频监控录像,仔细分析研判案发时段的录像资料,循线侦查,严密布控,从中梳理出犯罪嫌疑人及其行踪,缩小了侦查范围,为准确辨认、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目前,利用视频监控录像技术记录、固定犯罪现场和作案人行为特征、相貌特征已成为刑事案件侦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视频侦查,能够快速直观捕捉到嫌疑人相关的犯罪信息,提升破案率。
(三)加大对幼女的监护力度,增强幼女的自我防范意识
本系列强奸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唐吉华在一年时间里强奸了9名12-14岁幼女,犯罪手段令人发指,严重摧残幼女的身心健康。犯罪嫌疑人强奸幼女的行为屡屡得逞,暴露出家庭、学校、社会对幼女的教育、保护存在“监管真空”,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父母应重视孩子的成长,切实担负起监护职责。如果父母都外出务工,必须把孩子托付给有监护能力的亲戚照看,特别关注幼女的行踪,,尽量不要让其离开监护人的视野。教育幼女对陌生人要多加警惕,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钱物或邀请,避免上当受骗。二是学校要强化自身职责,确保尽到监管责任。加强对在校幼女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对留守儿童特别是幼女,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醒,使幼女在校期间受到关注和呵护。三是各级政府应协调妇联、共青团、居(村)委会等有关组织部门,共同关注幼女的学习成长,使幼女在社会上受到保护,免遭不法侵害。
幼女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加强她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尤其必要。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幼女青春期和性知识普及教育,逐步让这些未成年孩子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进而引导她们掌握抵御伤害的能力。教育她们一旦遭到不法之徒侵害时应如何反抗、求救和自救,并及时向老师、家长述说,及时向公安机关告发,以利于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有力打击犯罪,,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2009年12月26日至2011年6月8日,在桂林市叠彩区、七星区、临桂县、灵川县等地连续发生十二起作案特征相同、手法一致的强奸抢劫案件。据受害者反映,犯罪嫌疑人一人作案,作案时手持一把水果刀对受害人进行恐吓、殴打、捆绑后实施强奸,并抢走受害者身上的财物,案件性质极其恶劣,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系列强奸抢劫案件一览表
二、侦破案件的成功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
系列强奸抢劫案件发生后,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桂林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该系列案件的侦破工作。公安部将该系列强奸抢劫案件列为部督案件;自治区公安厅领导专程来桂林听取专案汇报,指示专案组因案施策,多措并举,尽快破案;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技侦总队总队长分别对案件侦办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桂林市公安局局长亲自担任专案组组长挂帅上阵,在侦办该系列案件当中,每星期听取一次专案汇报,及时掌握案件侦办信息,要求专案组案件不破,绝不收兵;主管刑侦的副局长靠前指挥,大大鼓舞了士气,参战民警斗志昂扬,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刑侦支队支队长、政委以一名侦查员的身份参与案件侦破,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对案件及时研判,科学决策。
(二)专案组成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
自该系列案件侦办以来,专案组所有成员自始至终战斗在一线,在长达半年的不间断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主动请缨,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转战三省七市,行程近三万公里。侦查人员对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留任何死角和纰漏,仔细摸排,伏击守候,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有效地消除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从案件现场寻找线索,从询问切入关键点
在2010年11月1日临桂县发生的强奸案现场遗留的“御创”陶瓷外包装纸箱,是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关键物证,这说明以现场物证为中心点对案件进行侦查分析,侦查方向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唐吉华系列强奸抢劫案的突破口就在于此。犯罪嫌疑人出逃且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在对其弟的询问当中,成功获知犯罪嫌疑人所携带的建行卡、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头像成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关键点。此案侦破告诉我们:在科技战占据主要领域的同时,我们不能忘掉最基础的办案方法。
(四)“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提高侦查水平,提高破案水平”的“四战两提高”在此次案件中得到充分发挥
各警种在案件侦破初期相互配合,合成作战,充分发挥了各警种的特点,运用传统侦查手段和新型技术手段进行侦察,形成合力,确保案件有力推进;12起串并案件中的证据DNA比对也为下一步案件中的固定犯罪嫌疑人唐吉华的犯罪事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视频录相排查工作中,专案组抽调出识别能力最好、辨别能力最强的侦查员开展信息战,充分应用视频信息,剥茧抽丝,通过在银行取钱的视频中锁定犯罪嫌疑人,并通过视频分析出犯罪嫌疑人在银行附近的大致活动范围。
三、案件侦破后引发的思考
(一)发挥DNA检测作用,科学锁定犯罪嫌疑人
本系列强奸抢劫案件的串并及成功侦破,得益于全国公安机关建立的“DNA数据库应用系统”, 桂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通过受害者阴道内提取物的DNA检材,经DNA鉴定,成功串并12起强奸抢劫案件,充分发挥了DNA数据库的科学、规范、快速、实用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多起案件串并在一起,并在排查、确认嫌疑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NA数据库建设是当前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应用手段,是对付重复作案、流窜作案等案件的锐利武器,全国各地利用DNA数据库串并且侦破的案件层出不穷1-2,很大一部分是归功于各地先后建立了八类违法人员DNA信息库,据统计,60%的暴力犯罪者从监狱释放后,在三年内会再次作案,许多大要案、难破的案件都是由惯犯所为3。为使各级公安机关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DNA检验工作的认识,公安部制定了《2009—2013年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规划》、《全国公安机关DNA实验室等级评定办法》、《违法犯罪人员DNA样本采集和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制定和实施,对我国公安机关DNA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和案件侦破将起到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4月底,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中各类数据总量已达1300万余条,全国公安机关已累计通过该数据库直接比中破获刑事案件29万余起4。DNA检验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证明力是其他任何证据无法弥补和替代的,DNA检验的手段和方法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充分利用视频资料,梳理作案对象与行踪
视频监控信息客观、真实,详实记录了嫌疑人作案时的行为特征和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作案过程等,为侦察破案快速缩小排查工作、认定罪犯提供了可靠有利证据。本系列强奸抢劫案件中,专案组针对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特点、规律,既立足案发现场和发案时段,又不拘泥于案发现场和发案时段,而是将侦查视野扩大到发案前后时间和案发现场附近的沿线路段。专案组的侦查员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精神,通过对12起案件的串并分析、调取大量的涉案路段的视频监控录像,仔细分析研判案发时段的录像资料,循线侦查,严密布控,从中梳理出犯罪嫌疑人及其行踪,缩小了侦查范围,为准确辨认、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目前,利用视频监控录像技术记录、固定犯罪现场和作案人行为特征、相貌特征已成为刑事案件侦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视频侦查,能够快速直观捕捉到嫌疑人相关的犯罪信息,提升破案率。
(三)加大对幼女的监护力度,增强幼女的自我防范意识
本系列强奸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唐吉华在一年时间里强奸了9名12-14岁幼女,犯罪手段令人发指,严重摧残幼女的身心健康。犯罪嫌疑人强奸幼女的行为屡屡得逞,暴露出家庭、学校、社会对幼女的教育、保护存在“监管真空”,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父母应重视孩子的成长,切实担负起监护职责。如果父母都外出务工,必须把孩子托付给有监护能力的亲戚照看,特别关注幼女的行踪,,尽量不要让其离开监护人的视野。教育幼女对陌生人要多加警惕,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钱物或邀请,避免上当受骗。二是学校要强化自身职责,确保尽到监管责任。加强对在校幼女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对留守儿童特别是幼女,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醒,使幼女在校期间受到关注和呵护。三是各级政府应协调妇联、共青团、居(村)委会等有关组织部门,共同关注幼女的学习成长,使幼女在社会上受到保护,免遭不法侵害。
幼女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加强她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尤其必要。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幼女青春期和性知识普及教育,逐步让这些未成年孩子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进而引导她们掌握抵御伤害的能力。教育她们一旦遭到不法之徒侵害时应如何反抗、求救和自救,并及时向老师、家长述说,及时向公安机关告发,以利于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有力打击犯罪,,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