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路漫漫“3·15”凸显汽车行业法律空白
尽管汽车行业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并未成为主角,但与汽车有关的投诉量依然不容乐观。在央视“3·15”晚会收到的各类线索汇总统计中,汽车类投诉量“高居”第三位,紧随网络购物和快递之后。
此外,搜狐2011-2012汽车投诉报告显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消费者对发动机类的投诉更为集中,占总体投诉量的34.3%,同时还有较多的消费者投诉悬架故障、避震断裂等相关问题。也就是说,消费者的专业知识更丰富,维权意识也更强。
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虽然随着政府相关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各类投诉平台的增加,消费者权益受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汽车投诉量仍持续大幅升高,且仍有不少相关权益受损车主的维权之路并未因为“3·15”而走得顺畅。
汽车业内专家苏晖称,每年“3·15”,总量越来越多的汽车相关投诉显示了汽车行业法律的空白,在汽车消费者高速增长的今天,消费者正在热切期盼汽车“三包”等立法的到来。
投诉量不断创新高
国内汽车产业的迅速蓬勃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增长的原动力,同时也圆了无数国人的“汽车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继续稳居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
“但是,在这样一个超级汽车大国里,却一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为车主保驾护航。”苏晖告诉记者,我国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很少,维权道路异常坎坷,退换有质量缺陷的汽车被看做比登天还难。
苏晖总结,我国车主在维权道路上有四道坎儿:一是举证难;二是汽车厂商、经销商、质量监管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三是无处申诉;四是汽车行业的多头管理。“多数消费者迈不过这四道坎,只能不了了之。”苏晖说。
数据显示,现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7年多的时间里,共召回整车370多次、600多万辆,召回次数和数量与全球最大市场的规模极不相称。
中消协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16805件,同比增长19.2%,投诉量再创新高。各类汽车投诉中,涉及质量安全问题的超过半数,占到了54.7%,涉及质量争议的投诉更是超过80%。
搜狐汽车的报告也显示,近年来消费者汽车投诉量上升迅速,2011-2012年度车主在搜狐汽车投诉平台提交的各类投诉中,与质量有关的投诉有2976条。可见,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业知识的丰富,消费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维权空白地带暴露
事实上,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消费者权益越来越重视,相关法规不断出台,各类民间投诉平台也越来越多。在这种大环境下,更多“识时务”的企业开始将让消费者满意放到工作首位。不过,汽车消费的飞速增长,车主基数不断扩大,投诉量仍呈持续上涨态势,众多消费者维权的空白地带也不断地暴露出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伴随着新车数量大幅上升和新车价格的不断跳水,新车的质量问题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消费者针对汽车产品的投诉中,对于两年内新车故障的投诉居于首位,而且对汽车自燃的投诉增长最快,这说明新车的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改善。
此外,各类消费者投诉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维权缺乏法律依据,且现有权威机构为消费者服务力度不够。如有的车主在交付了购车款,但车辆还未上牌前,发现车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就很难顺利换车,按照厂家现有规定,往往是管修不给退。
【1】 【2】
===人民汽车热点===
·降价信息 ·汽车导购 ·美艳车模
-质检总局开展大众汽车DSG变速器缺陷调查 -保监会车险出台新规 两处霸王条款被叫停
-废旧轮胎摇身变新胎 暗访翻新轮胎真面目 -浑身显露高贵气质 美贵妇与豪车共赏余辉
-谈判接近尾声 林书豪代言沃尔沃即将签字 -误把油门当刹车 女司机不慎冲进河里失踪
-3.15乘用车质量调查出炉 新车故障率偏高 -我国交通事故死伤人数 连续十年世界第一